在垃圾分类政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,生活垃圾分选机成为垃圾处理行业的重要设备。那么,它的实际分选效果如何?1吨混合生活垃圾经过分选后,到底能回收多少再生资源?本文通过实测数据,带您了解生活垃圾分选机的真实处理能力。
生活垃圾分选机通常采用“机械+智能”分选模式,主要流程包括:
预破碎:大块垃圾被破碎成均匀尺寸,便于后续分选。
筛分:通过滚筒筛或振动筛,按粒径分离有机物、塑料、金属等。
磁选:利用磁性分离铁质金属(如易拉罐、铁皮)。
风选:通过气流轻重分离,分拣出塑料薄膜、纸张等轻质物料。
光电分选(可选):部分先进设备采用AI识别,提升塑料、玻璃的分拣准确度。
我们对某垃圾中转站的分选数据进行分析,1吨典型混合生活垃圾(含厨余、塑料、纸张、金属等)经过分选后,可提取以下可回收物:
物料类型 | 分选占比(%) | 回收量(kg/吨) |
---|---|---|
塑料类 | 12-18% | 120-180kg |
纸张类 | 8-12% | 80-120kg |
金属类 | 2-5% | 20-50kg |
玻璃类 | 3-6% | 30-60kg |
有机物 | 40-60% | 400-600kg |
总计可回收资源:约 650-1010kg/吨(含有机物堆肥)
其中,塑料、纸张、金属、玻璃等可直接再生利用的物料占比约 25-40%,剩余有机物可用于堆肥或焚烧发电。
垃圾成分差异:不同地区的生活垃圾组成不同,如餐饮垃圾多的区域有机物比例更高。
设备配置:普通分选机与智能分选机的回收率差距可达 10-15%。
预处理程度:垃圾分类越精细,分选机的回收效率越高。
源头分类:居民做好基础分类,减少混合垃圾的复杂性。
设备升级:采用智能识别技术,提高塑料、玻璃的分选精度。
优化工艺:结合人工分拣,确保可回收物充分提取。
实测数据表明,生活垃圾分选机可有效回收 25-40% 的可再生资源,剩余部分也能通过堆肥或能源化利用减少填埋压力。随着技术发展,未来分选机的回收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,助力循环经济发展。